首页 > 商会动态 > 自治区民政厅举办社会组织管理与发展培训班 |
自治区民政厅举办社会组织管理与发展培训班
本报讯 8月20日至23日,自治区民政厅主办,新疆MBA企业家、新疆红石慈善基金会协办联合举办的“社会组织管理与发展培训班”在乌鲁木齐市西虹宾馆正式开班。 此次培训活动的目的旨在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党委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增强社会组织发展活力的要求,引导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切实提高社会组织管理和创新能力,将进一步规范新疆社会组织的运行管理和发展,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努力发挥出社会组织的重要作用。 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副局长李勇,北京师范大学公益研究院院长、原民政部救灾救济司司长王振耀,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NGO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邓国胜以及国内公益领域的名家应邀出席活动并做主旨讲话。 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副局长李勇在做题为“社会组织的管理和未来发展”的专题演讲时提出,当前国家决策层面正在制定加快社会组织改革发展的意见,社会组织将成为承接政府职能的重要载体,有望获得更多和更公平的发展机会。 在此次培训班上,“草根NGO”学员占半数以上(NGO为民间组织,即非政府组织的英文缩写)。因此,针对新疆“草根NGO”关心的一些问题,中国公益研究院院长、民政部救灾救济司前司长王振耀向与会代表们做了细致讲解。 他表示,自下而上的民间组织常被称为“草根NGO”,它的发育程度是衡量社会自治与活力,衡量公民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从全国来看,目前涉及政策倡导类的NGO不多,以“免费午餐”项目为例,这是由一个民间组织发起的慈善行动,短短半年就改变了国家政策的走向并惠及千千万万农村孩子。无论是从民间与政府良性互动上,还是在开启政策倡导上,以及在公共政策的制定方面,都是中国慈善史上前所未有的。而这应该引起民间公益的对照反思,也期待出现更多的政府与民间良性互动的案例。 他强调,做公益不要等,要主动出击,积极探索,走在政府前面。公益社会在未来会越来越强大,民间和政府之间应形成良性互动模式,不要被动坐等政府去改变。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NGO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邓国胜在会上围绕“NGO要促进政府制定公共政策”议题进行了论述。他认为,政府可以像“招商引资”一样,将内地的社会服务项目引入新疆,激活新疆的社会组织。对于承揽这些项目的新疆社会组织,政府可以用资金补贴和政策优抚的扶持方式,促进发展。 谈到目前在新疆开展项目的公益组织,邓教授表示,印象深刻的是“国际小母牛”和“儿童救助会”。这两个国际NGO在新疆都有项目。其中,“国际小母牛”组织最显著的扶贫特色是在欠发达地区扶持小规模农户发展畜牧养殖业,推动受助农民传递“礼品”(所得牲畜的后代或贷款以及养殖技术和经验),关心和帮助其他农民,从而扩大项目扶持面。 这个项目就像“授人于鱼不如授人于渔”一样,是政府与民间良性互动的优质案例,对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进一步推动新农村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新疆的公益组织可以向这类公益组织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