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招商引资 > 碳交易市场有潜力 企业可早做布局 |
碳交易市场有潜力 企业可早做布局 近年来,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导致的气候变暖是全球关注的焦点,从政府到民间都在积极寻找解决办法,通过节能减排来减低温室气体的排放是各国的共识,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温室气体的排放又是不可避免的,而且,若要实现减排,或许要付出经济减速的代价,这是各国政府都不愿看到的。 为此,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通过艰难谈判,于1992年5月9日通过《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97年12月于日本京都通过了《公约》的第一个附加协议,即《京都议定书》。《议定书》把市场机制作为解决二氧化碳为代表的温室气体减排问题的新路径,即把二氧化碳排放权作为一种商品,从而形成了二氧化碳排放权的交易,简称碳交易。 碳交易的基本原理是,合同的一方通过支付另一方获得温室气体减排额,买方可以将购得的减排额用于减缓温室效应从而实现其减排的目标。根据《京都议定书》的要求,发达国家需要在2012年之前达到约定的温室气体减排目标,但发达国家几乎不可能依靠自身努力达到这种要求。因此各国约定,发达国家可以通过向发展中国家购买二氧化碳减排量的方式来履行减排义务。 而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购买二氧化碳排放权的交易机制之所以能够运行,是因为发达国家的能源利用效率高,能源结构优化,新的能源技术被大量采用,因此发达国家进一步减排的成本高,难度较大。而发展中国家能源效率低,减排空间大,成本也低。这导致了同一减排量在不同国家之间存在着不同的成本,形成了价格差。发达国家有需求,发展中国家有供应能力,碳交易市场由此产生。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统计显示,截止到2008年,我国提供的二氧化碳减排量已占到全球市场的1/3左右,预计到2012年,我国将占联合国发放全部排放指标的41%。尽管我国早在2009年就已提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目标,但根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规定,至少在2020年以前,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不承担有法律约束力的温室气体绝对总量的减排。 因此,暂时没有减排约束的我国,被众多国家看作是最具潜力的减排市场。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2007年,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的碳排放市场交易额不断上升,尽管如此,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依然是碳交易最活跃的场所——全球超过半数的碳交易发生在中国。市场预测,未来几年内,将有200亿美元减排资金流入中国。 回看国内,我国对于碳交易市场的重视程度也在逐年提高,从十二五规划到十八大报告,再到最新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都肯定了碳交易和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根据规划,我国计划在2015年前建立全国碳交易市场。2013年,启动第二批7个碳交易试点省市,其中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已正式上线碳排放权交易。湖北、重庆将在2014年启动碳排放交易市场。据专业机构预计,如果7个碳交易试点全面展开,2014年中国每年对碳减排量的需求量在7亿吨左右,有望成为全球第二大碳排放交易市场。 目前,4个启动试点的城市采取的方案各有特色。场外交易是北京碳交易市场的一大特色。《北京市碳排放配额场外交易实施细则(试行)》规定,关联交易、超过一万吨的大宗交易和经相关主管部门认定的其他情形需采用场外交易方式。交易参与方通过协议交易,并需在交易协议生效后到北京环境交易所办理碳排放配额交割与资金结算手续。 上海率先制定出台了碳排放核算指南及各试点行业核算方法,确定了碳排放统一的“度量衡”。在分配方面,采用国际上较为普遍的“历史排放法”和“基准线法”,并结合上海实际进行了深化和完善。 深圳启动了国内首个碳交易试点市场,主要覆盖电力、水务、建筑和制造业四大板块,2013年共有635家工业企业、197栋建筑物被纳入其中。深圳是首个明确允许个人投资者参与交易的碳市场,开户的个人不限深圳户籍。 “有偿发放、分步实施”是广东省碳交易配额分配原则之一。《2013年度广东省碳排放权配额有偿发放公告》显示,广州碳排放权交易中心于12月16日举行2013年度有偿配额竞价发放,此次发放的有偿配额量约为300万吨,竞买底价定为60元/吨。有偿配额的发放对象为控排企业、新建项目企业以及其他自愿申请纳入配额管理的排放企业。 然而,与我国每年碳排量7亿吨的巨大需求相比,各试点市场的成交量却不多。以深圳为例,6月18日启动,截至11月29日,深圳碳市的总交易量仅为13.8万吨。业内人士表示,目前企业参与市场交易的积极性不高,主要是因为相关规则还不完善,企业看不到参与其中的潜在利益。比如,配额如何制定等。 为此,结合本地情况,各试点省市设定了“碳排放配额总量目标”或“碳强度控制目标”,国家层面也在部署开展建立全国碳交易市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应对气候变化司副司长孙翠华表示,我国已与世行联系,世行支持我们开展全国碳交易市场的建立,项目已经确立,正在招标中。 因此,碳交易市场虽然短期内“遇冷”,但从长远看,这是一个充满潜力的市场,若民营企业有意于此,应从现在做好准备,争取成为行业“领头羊”。
|